”是一个再怎么提也不过时的热线日,中央、国务院在两会开幕前夕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
。培育壮大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回应数字经济相关问题时称,“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既要防范安全风险,又要防范发展受阻的风险,把监管纳入到法治框架之中。”
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哪些数字经济界的新面孔加入代表委员矩阵?他们又带来哪些与数字经济息息相关的建议提案?南都记者统计发现,数字化转型、数实结合、灵活就业、数据要素成为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数字化转型”同样成为许多数字经济界代表委员的建言发力点。
技术专家、阿里云创始人等众多头衔的王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首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履职。他向南都记者表示了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心,“最近这几年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很多,但落实下去还有很多挑战。中国有4800多万家中小企业,怎么服务好大量企业,给大家找到数字化转型的方法,是我在两会上比较专注的点。”此外,王坚谈到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关心,“我认为中小企业本身应该是创新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帮扶的个体。定位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大企业往往是”集大成者“,而一些很关键的技术,真正的高、精、尖技术,往往会出现在中小企业。”
同样旨在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瓶颈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带来的一份提案。他表示通过
发现,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市场缺乏有效供给和适用的产品与服务。许多中小企业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难题,而大企业数字化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小企业。因此,他建议进一步推广低成本、低门槛、轻量化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将SaaS模式作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为
中小企业提供免费安全服务,加大推广SaaS商店等服务平台,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应用开发中来,推动生态发展。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为中小企业发放“数字化红包”等虚拟优惠券,降低中小企业获取数字化服务的成本。全国人大代表、
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则在她的建议中阐述道,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均有着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许多企业的投入意愿低。即便是作为数字化和创新主力军的大型企业,成本压力也在持续加大。为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钟铮建议推行以企业集团为单位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投入继续出台更多财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浪潮来临之际,数字化智能化往往是传统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实结合?不仅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董事长刘庆峰着眼人工智能助力养老、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产业发展。这是他连续三年对适老化问题发声,建议将科技适老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支持家庭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研发。他还建议将重阳节设定为法定节假日,鼓励企业设立孝亲假,让子女有更多时间陪伴老年人。在医疗领域,刘庆峰提出加快
辅助诊疗系统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应用。比如,可以考虑将基于辅助诊疗能力的智能语音随访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手段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短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感低的难题。全国政协委员、
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今年首次。他带来的提案聚焦供应链的数智化建设,建议国家加大对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的支持,推进偏远和农村地区的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地仓、冷链及大型智能供应链中心等。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等手段,发展软件、硬件和系统集成“三位一体”的供应链技术核心竞争力,提升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通链接消费端—企业端—政府端的数据壁垒,以数据整合共享打造供需灵动匹配、业务高效协同、弹性智能的社会化供应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则是针对家政服务业的数字化提升发声。姚劲波在建议中指出,家政服务业“大需求扩散电容、小主体”特征明显,数字化率不足10%,远落后于生活服务业平均水平。
他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鼓励家政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解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痛点。包括支持智能派单和管理系统应用,加强供需匹配效率,全流程深度把控,做到服务标准化、价格透明化。依托互联网平台企业,打造“招募-培训-认证-就业”完整链条,缓解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数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2020年,中央就明确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随后各地各级规范文件出台,北京和上海先后成立
交易所。在国家数据局建立后,数据要素无疑将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基于此,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围绕
、数据流通、数据开放等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从
网络“零事故”的经验出发,建议国家以“零事故”为目标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具体而言,在主管部门层面,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强化网络安全工作一把手责任,对瞒报、漏报事故依法追究责任,增加财政预算用于网络建设。在网安厂商层面,他建议重点骨干科创企业应连年保持15%以上的研发费用收入占比,用先进技术跑赢“网络犯罪”。在政企机构层面,他建议对网络
系统建设的投资比例达到10%以上,在涉嫌踩“红线”时自觉接受安全审查凯时登录网站。同样紧抓“数据安全”这一关键词,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关注的则是汽车数据安全。雷军在建议中提到,目前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推荐性国家标准,规范了网约车服务及汽车数据采集等部分场景要求,但无法覆盖到研产供销全业务领域。为此他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波浪裙,定义汽车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加快制定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
另外,由于各车企间数据尚未实现有效安全流通,“数据孤岛”普遍存在,数据价值无法充分发挥。雷军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针对不同场景搭建互认互信互通的行业级数据共享机制平台,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数据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数据孤岛”现象并非单一存在汽车领域。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今年的建议就聚焦工业数据标准化、流通体系的建设。他观察到,工业数据收集率高而利用率低,难点主要存在于数据标准不同、接口规范不统一、平台数据分析能力不足。
周云杰建议,由国家部门牵头,行业龙头主导,统一工业数据的应用规则和技术要求,并在重点行业、领域、地区开展试点,加快推广。同时推进工业
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落地应用,构建工业大脑新业态,推动普惠AI助力中小微企业。最后还应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服务商,参与工业、流转、交易的规则建设,壮大生态链。全国政协委员、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关注的又是另一种数据。他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提出,我国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因此建议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必须强制免费开放,明确商业性知识库强制免费服务范围,保护作者合法权益不受数据库侵害。为促进知识共享,周源认为还应鼓励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建设,出台政策鼓励更多主体参与知识库的市场竞争,为免费开放的知识库提供资金等政策扶持。在促进数据互联与开放合作方面,推动建立知识库国家标准,建立机构知识库联盟,打破知识库孤岛,推动知识开放合作。
数字经济的出现,使得劳动的形式有了更多想象互易网络。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灵活就业”以来,从“支持灵活就业”到“保障灵活就业”,国家和社会对于灵活就业群体的关注和保障力度在逐步增强。
但与之相对的,新就业形态的管理制度建设仍相对落后,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就业群体的用工关系界定尚不明晰,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劳资纠纷、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不足、
缴纳不及时不充分等各种问题。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顶层政策设计有待完善,对新业态扶持政策有待加强。如何解决数字经济中“人”的问题?代表委员们对此有话说。
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从“新就业形态”本身出发,建议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出台新就业形态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明确界定不同劳动关系标准,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积金灵活发放制度。对于提案中强调的“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积金灵活发放制度”网络数据库,曹鹏对南都记者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快递员认为从工资扣公积金不如直接发现金。”他建议,研究制定新就业群体公积金操作指引,允许公积金通过补贴形式发放、而非扣除,让快递员们得到更多实惠。
前不久,一则“60岁分拣工在岗位猝死”的话题登上热搜,当事人能否按照工伤赔偿引发争议。事实上,尽管目前已有部分地区试点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工伤
限制,但各试点城市在覆盖范围上仍然存在局限性,难以全面覆盖全部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保障需求。而且工伤认定范围、缴纳模式、经办机制等方面的限制条件,也导致参保门槛较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建议将全部劳动者强制纳入工伤
参保范畴。同时,开辟单独参保通道,创新参保办法及缴纳方。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出“工伤参保一键办理”,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便利性。针对跨地区就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也建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保障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
权利,建立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接入城镇社保的办法,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湾财社)